美國市場開發與募資規劃
對於台灣新創企業來說,台灣的確是值得測試的家鄉市場,但如果你想在台灣做到賺錢並且能夠出場,恐怕你在國際上已經沒有競爭優勢。因為台灣還有兩個新創企業成長途中最大的阻礙:不夠有格局的投資人,跟習慣殺價的客戶族群。測試歸測試,營收跟資本的規模化,請到你想去的市場,用當地的人才、拿當地的錢財。用台灣的資金在矽谷燒當然很痛,用美國的錢請美國的人,才有機會打美國的企業、消費跟資本市場。
以我熟悉的醫療產業為例,因為美國市場巨大、制度龐雜,所有利害關係人都真的有利益跟利害關係參與其中,從專利、法規的申請與審查就有許多門檻,但到了臨床跟上市才是另外許多道門檻的開始。對藥物跟醫材來說,保險給付是最關鍵的入場券,而非製造跟上市許可。即便賣給醫師或醫院的診斷器材不需要給付,但診斷結果能否被保險公司給付也是一樣的道理。
層層推薦、分潤的機制,美國除了保險、醫療的給付與通路非常複雜,更導致新進廠商與產品的進入門檻極高。關鍵往往不在技術,而是銷售不得其門而入,不管是賣產品、賣技術還是賣公司,關鍵都是信任關係與打進圈圈,但這部分最需要有經驗的在地團隊,以及相當時間的投資。
目前的我,創立並經營 Taiwan Global Angels,同時也是 500 Global 及 Berkeley SkyDeck 的創業導師,擔任台灣一家醫療科技服務平台 HKBio 的策略長與顧問長達兩年,主要關注生醫與數位健康領域,還有物聯網及感測科技產業。
在2019年底旅居舊金山灣區之前,我曾經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BioHub Taiwan 的助理執行長,也獲選 Startup Genome 台灣新創生態系大使。在那之前,我曾經參與 AppWorks 之初創投的創立與營運長達六年,觀察、輔導與投資超過數百個新創團隊,對於物聯網、智慧家庭、穿戴裝置、數位醫療等領域有深入的觀察與研究。
如果你想進入美國市場,讓我們從商業模式、行銷策略、組織架構、股權規劃到人力資源都進行討論,並提出短中長期的計劃。
感謝分享。
顧問回覆: 謝謝您的評價,希望對您有幫助,也期待日後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