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rowth Partner

跟消費升級說再見

這些詞都很漂亮,但後來都證明有點偽概念,因為它都可以被更本質、更長久的商業概念所包含。這些造詞狂歡現象,一方面呈現了中國多元商業拓荒下的短暫變種特性,另一方面也表現出VC/PE從業者對於用賽道吸引投資人的焦慮。

我是個咖啡愛好者(Coffeemania),我每天會用美團買一杯外賣咖啡,一個月算下來大概花1000元(人民幣)在咖啡上。後來口味愈來愈挑,專門愛喝單品咖啡(SOE,千萬不要弄成SEO,會很好笑),咖啡館的豆種風味選擇不夠多,無法滿足我,於是,我去敗了一台家用的半自動咖啡機,愛不釋手。

本來心裡想著,買豆子自己做會比較便宜,結果買了咖啡機跟咖啡豆以後,早上開會就先來一杯美式或手沖,下午再喝兩杯Flatwhite,牛奶加豆子,早就超過了我原本開銷,錢一點也沒省。

我想很多喝咖啡、玩組裝單車或音響,甚至做手工蠟燭的朋友都有這種經驗,你玩得深,以為買材料可以省成本,結果通常是花了更多的錢。

這叫做什麼? 我把這個叫做「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是2016, 2017在中國創業投資圈的大熱詞,我當時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其實一臉矇逼。奇怪,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不是每天都在消費升級嗎? 穿的衣服更好了,家裡買了彩色電視,有錢可以選購安踏球鞋,買麵包車、出國旅遊、開紅酒、送茅台、上館子、各種早教、美甲服務、健身、快遞,那一個不是消費升級? 以前GDP成長雙位數時怎麼都沒人在談消費升級,結果GDP成長趨緩了,反而消費升級變成一個熱門點了? 我一開始就很不解。

我在基金機構參加很多活動,那幾年看到一堆基金跟投資人(LP)說,我們是專注於AI以及消費升級賽道。大家都這樣說,說到我們不呼應都不行了。有次我試著講個脫口秀,調侃一下天使投資(自己)還有賽道,結果台下一堆人臉色難看,害我很尷尬下台。我從那次以後,就不提這些反募資語言的話語了。

先把鏡頭移開一下,扯遠一點,消費升級後,又出現了DTC(direct to consumer)熱潮。

美國的DTC(也有人稱D2C),除了移動互聯網與社交的賦能外,產品最根本的,幾乎必備的突破是要有供應鏈去中間化所創造的高性價比,把原本高毛利的商品變得平價,從床墊、眼鏡、保養品到任何你想得到的,都出現這樣的風潮。而中國供應鏈跨海支援,是中間很大的推手。

DTC在中國推不太起來的原因也很簡單可以理解,因為中國早就是工廠直送的DTC模式了。在外銷受阻後,從唯品會清尾貨展開序曲,以天貓淘寶為首的電商就開始推動外銷轉內需的大運動,幾年下來,工廠都上網了,中國國內消費者享受了超高性價比的商品。透過這些電商網站,幾乎都可以買到便宜到誇張的好貨(先不談仿冒山寨問題),過度產能回銷國內的狀態下,天貓賺到滿滿的直通車廣告費,微商也雨後春筍出現,還是供貨大於需求,拚多多的出現達到顛峰,便宜到不可思議的價錢以及下沉到三四五線消費者,象徵著,已經要準備物極必反。

真正的DTC(有設計、有服務、有品牌,例如凡客這些),浪濤盡的江湖幾乎都沒做起來。

中國消費市場因為太過靠近世界最大的供應鏈,商業突圍上很容易走向低毛利道路(相反的,如果從海外打起品牌,再反過來落地中國生產,反而創造更高毛利)。線上線下流量都貴,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市場競爭激烈,這時只能借助資本用燒錢,犧牲毛利,來換取市佔率與眼球,然後寄望市場地位穩定後再提價回頭收割的這種互聯網邏輯。但首先價格往往提不起來,加上消費者嘗鮮心態轉換成本不高,也不像有網路效應的產品讓用戶離不開,最後低毛利變成中國消費品牌創業很容易掉入的原罪。商品技術壁壘不高,心智壁壘比較重要的消費品類上,資本湧入來擔綱”破除摩擦力”的那個推手。A輪VC的錢變成是拿來做廣告跟獲取用戶的,這樣的邏輯不符合VC看到快速增長閉環時的投入邏輯,所以最後這樣的投資模式,很快就被聰明的VC投資人發現走不遠行不通,在2021年後半,紛紛收手,承認之前是焦慮FOMO與迷茫。

我試著在中國以外的地方找消費升級這個概念的英文,無法找到。這類型找不到英文的中國獨特概念詞還不少,例如O2O,知識付費,私域流量等,這些詞都很漂亮,但後來都證明有點偽概念,因為它都可以被一個更本質、更長久的商業概念所包含(例如私域流量其實還是在CRM範疇,它是一種概念,不是賽道)。這些造詞狂歡現象,一方面呈現了中國多元商業拓荒下的短暫變種特性,另一方面也表現出VC/PE從業者對於用賽道吸引投資人的焦慮,與造詞運動一拍即合。

中間不時出現過一些商業洞察者良心的聲音,例如有人提出”消費降級”這個詞,這些燒錢的消費品牌,很多根本就是犧牲毛利,很少品牌能達成溢價。消費者升級,正常軌道是更多、更好、更不同。隨著經濟成長,人的需求會從基本溫飽一路上升到自尊,自我實現,所以買奔馳是消費升級,因為消費者需求金字塔在比較高的地方。如果從快銷品領域來看,喝喜茶看起來高大上,所以毛利出來。但很多東西要不是短期裝一裝因為沒有內涵而垮,或是根本市場沒有足夠培養就亂掉了(例如傢俱),本質上大部分項目都是降級,毛利沒有比較高,續航力也沒有比較好。

日本在迷失期出現了一些類似降級性質的品牌,例如無印良品、百元商店等。當時也是中國供應鏈適時給了他們生機。還好,日本整體並不是一個物慾漫流的社會,資本也沒有這麼瘋狂在食衣住行上擔負者振興日本經濟的任務。在日本漫長的經濟低成長期,在工業生產、技術進步上還是沒有停下腳步。消費市場反而出現了不少反思,例如環保風潮、簡約風格、社區重建、建築反思、職人精神等軟性的提升,速度看似慢但持續在水面下演進的狀態(例如六本木的翻新),這個樣貌,我前幾個月在上海的精華區,感受到了一些類似的萌芽。

拉回來,消費賽道,是美國傳統風險投資四大賽道中(生物醫療、工業製造、軟件互聯網、消費民生),一直穩定存在的,它就是一個人類自然想要更好、更有品質的生活所會需要的業態,通常也不是爆發力這麼大的東西(衣服、食物、汽車、房子,你能成長2倍的需求嗎?)。GDP成長趨於健康比例時,這類的投資,更會體現一個想要幫消費者解決問題的創業者的熱情與耐心。

星巴克的公司使命(Mission Statement)是: to inspire and nurture the human spirit – one person, one cup and one neighborhood at a time, 多麼有人味,有鄰里、有人文精神,形塑了星巴克至今的魔力。瑞幸上市招股書上的Mission Statement是: 從咖啡開始,讓瑞幸成為每一個人每日生活的一部份(to be part of everyone’s everyday life, starting with coffee),相比起來,瑞幸就充滿了規模與市占率的意圖,少了咖啡該有的社區與人文精神。

星巴克從1970年代開始,用咖啡美學定義了人需要的社區空間引領至今,原本以為應該很難出現現象級的改變。但瑞幸居然找到了”手機上的咖啡館”這個場景。中國因為咖啡的習慣跟社交性還沒有發生,以這種首購咖啡飲料的創新跟突破還是很可貴的,這也是在財務醜聞事件後,瑞幸依然有機會翻身的核心。在手機上點咖啡飲料搭一點點心的便利性,瑞幸還是提供了覆蓋,佔據了場景。覆蓋之後,提高單價,賣起雲南咖啡,椰奶咖啡,提高毛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它還是創造了升級。

能賣貴,讓消費者心甘情願,開心,才是真正意義的消費升級。至於瑞幸後的咖啡如何演化,Manner, M Stand, 三噸半還是誰比較有機會,下一個現象級的場景如何思考,我找時間再寫文章說說我的看法。大家也不妨可以用Mission Statement這個角度,來審視一下。

中國最缺的就是可信賴,價錢合理,讓人愉悅的服務,海底撈精神應該在更多衣食住行上面出現,在我心中,如果把服務做好,就是把消費賽道都好好重新做一遍的機會。服務與對人(包括員工)的重視,是這個急躁的資本時代,多麼稀缺的品質啊。

我在廣州咖啡豆的世界裡,看到很多可愛的人,他們有職人精神,烘豆後熱忱地與你分享,希望你跟他們一起愛上咖啡,他們不急著擴張,開個2,3家分店,我在他們店裡,完成了我的消費升級。

美髮呢? 服裝呢? 家居修繕呢? 搬家呢? 健身呢? 旅遊呢? 

就讓該升級的自己自然升級,資本該做的還是幫hacking模式助推,該hack什麼? 生產效率、尖端技術、數字化能力、生物醫療、更高水平產品的外銷等等。生活變得更好,更安全、更有尊嚴、更幸福時,消費要不升級都難。

或許咖啡這個品類,真的能出來帶領一個新的消費觀點向前行,同時,就讓消費升級這個資本詞,隨風而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