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rowth Partner

創新可以不一樣(品味篇)

也許每位企業主都想要擁有iPhone一般的暢銷品,但產品研發過程中的每一次決策是否都有賈伯斯呢?如果我們的產品創新不再只是訴求於價格、性能的優勢,而是一個品牌的風格與生活型態偏好的選擇,又會如何?

提案不用多沒關係,但能不能幫我設計一個像蘋果公司iPhone一樣暢銷的產品?」這是過去我在協助企業的提案會議上,常聽到客戶主管們說的一句話。我當時心裡想:「那你能不能先給我一個賈伯斯(Steve Jobs)?!」因為這才是產品成功與否的決策關鍵。然而,對於習慣代工模式的台灣企業來說談何容易,他們從上到下長期疏於接觸消費者、使用者,離製造很近但距離市場──也就是這些客群的「需要」或「想要」──卻非常遙遠。所以產品的創新除了功能之外,更需要有能鑑別真正的需求並具備品味能力的英明決策者。

日前媒體報導日內瓦發明展台灣勇奪25金名列世界第一,在此先不討論獎項是否浮濫的問題,而應思考這樣的發明創新,台灣已多年名列前茅,但竟沒給我們的產業轉型帶動多大的成效。其實台灣產業一直不乏功能上的創新,記得從小在菜市場、夜市或電視購物上都可看到國人絕妙的發明:標榜二合一或三合一,從多功能的曬衣架到多功能烹煮鍋、拖把等,或小如榨汁器、萬用工具,但幾十年過去,我們沒創建如Alessy、雙人牌,更沒有鍋子品牌如Le Creuset,或小配件如瑞士刀,我們不乏成功的產品襲捲市場,但終究我們沒能從功能的突出及時建立讓人們繼續喜愛、持續期待,或是有著鮮明風格引領生活時尚去布建品牌門檻。好像終究我們少了秘方中的某樣材料,所以調配不出讓別人強烈愛上和持續喜歡的迷藥。

從事設計多年都在尋找秘方中尚缺的那個材料,發現其實就在我們生活點滴中,若我們自己對某一種生活型態的熱愛或對某一種風格的偏好,追求藝術、音樂、電影、美食,甚至感動那淡水夕陽的一抹紅或懷念鄉間田埂的輕風,這是長時間積累對細微差異感知和洞見,是自己人生甘願揮霍的美好體驗或對生活態度的執著,而若轉換成一種能夠影響別人的產品、服務等不同形式的載體去實現自己認知的美好,換句話說是把自己接受到的感動轉換成感動別人的能量。產品製造將不再是為了別人而生產,而是創辦者從生活的意義中找到生產的意義,也是從自己喜好、自豪或醉心的事物找到認同者與愛好者。是一種文化力和生活主張的渲染,而能否真具備這種值得被追求的魅力也考驗著自己的眼光或可說是sense。

這個品味能力決定應徵者走進你辦公室那一刻他的動作姿態和服裝打扮是否相襯你的企業格調;或你找了誰設計你的產品,你又如何從提案中分辨出A、B或C方案對你企業的影響;也包括你的店、你公司的Logo和員工制服;又什麼樣氣質的人和你一起開創這家公司,定制度和決定找什麼格調的客戶。這每一個零碎的部分在你所堅持的風格和價值下逐一選擇、拼湊,並找出意義的關聯,在一個清晰的想像藍圖中找出實現它最適切的人才、資源和方式,於是在逐漸修正至精準扣合自己的感知中建構出你所滿意的結果。這些很難假他人之手,是品牌創建者終究要面對的品味和眼光的挑戰,當然也是最精采也是最殘酷的部分。

過去幾十年台灣房地產大好,我常在參觀預售屋時特別注意這些廚房和浴室設備,也觀察到從2000年後我已很少看到國產品牌,台灣本土品牌沒能跟上台灣的消費和品味能力,甚至大家所熟悉並在中國多年市占第一名的台商廚具品牌,這幾年也不敵學習歐洲並快速提升質量的中國品牌而節節敗退。前不久,台北燈會的葫蘆猴關乎美學與否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其實並不是今年的主燈特別難看,而是台灣民眾隨著國外觀光旅遊的機會增加,無形中訓練了眼力或關乎「美」的經驗增多,漸漸培養出鑑別「美」的能力,也對我們停滯多年的公部門品味能力產生挑戰,不只公共藝術,關於公共街道或城市景觀的討論和批判都日益增加,在在顯示了民眾美學意識抬頭。在辯證中我反而覺得這更有利於感質品牌孕育的環境。

此時台灣所需的創新已不能只在功能上或性價上比優勢,而要更關心風格與美學,這一切源自企業創建者初心的想望,讓用戶買單的已不只是產品本身,而是甘心接受品牌夢想的召喚,願意連同對世界的美好想像也一起打包帶走。

本文原刊載於: 數位時代264期

奇想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