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rowth Partner

樂器的未來

樂器的當代定義,可能是人類運用手機跟沉浸式科技連結的output device,是肌肉放大的人機介面。

多年前我跟一位音樂家朋友聊天,他想做一個音樂幼教教材的生意,我當時持反對態度。

人跟樂器的關係,在新時代,我們該有什麼樣的本質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頭腦運轉的方式。

樂器,是人類突破自己身體與物理限制的一種娛樂工具。人的身體能自帶唱歌跟拍手,鼓的震動更爽,喇叭是利用波形放大與材質共振,把聲音變大聲,變好聽。鋼琴,讓手指可以像10個喉嚨一樣,同時唱歌形成和聲。樂器是人類延伸的喉嚨,可能透過腳踏,透過口吹,透過手按,來延伸人的表達。

關鍵字: 爽。樂器是發明用來讓人"爽"的。有更爽的,就會淘汰比較不爽的。鋼琴取代大鍵琴,活塞轉閥取代泛音型樂器等。

樂器進展在過去是很緩慢的,以管樂器為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比較創新的樂器大概只有薩克斯風。因為物理上的創新,跟很多工業設計遇到的情況比較像,都有很多限制,可能是材料,可能是ㄧ些造型的突破,但這些路都不是很寬,很難產生顛覆性的創新。數位的創新相對起來,就寬廣許多。

電腦就是人類延伸的雙手,同樣的在樂器上,人類透過數位音源與音場重現技術,可以大大擴大表達能力。DJ是當代的音樂家,remix就跟程式語言的積木式創新一樣,就跟做網頁用模板來創新一樣,會愈來愈是主流。旋律的創新非常困難,一大堆人類文化沉澱的素材,如何重組,快速運用,讓很多人享受與創作,才是當代主旋律。

在這樣的變化環境下,樂器行生意愈來愈差,學音樂的人愈來愈少是必然。因為我們不需要花幾年痛苦鍛鍊手部肌肉,也可能可以享受自己的音樂。現在傳統表演藝術的音樂,其實愈來愈像是舞蹈,音樂家的快樂,是因為他們有肢體。他們因為鍛鍊了技巧,可以用手指、腳、等肌肉運動,跟音樂旋律產生律動,這樣的舞蹈形式,在舞台與Live的環境下,還是很有魅力的。但是,比起19世紀以前,音樂還是少數能夠"放大娛樂效果"的形式,已不可同日而語。今天選擇太多,刺激太多,爵士樂是為了酒精,正襟危坐聽交響樂相比起來就像是一種"修行"了, 市場肯定愈來愈小。

隨著AR, VR這些沉浸式科技的進展,由音樂家表演的娛樂,逐漸會成為"舞群"的感覺。他們因為是真人,有口技,有肌肉動作,有觀賞性,所以人們會看。如果一群人只是用法國號伴奏長音,那就用音源器就好了。所以,音樂家的舞台,逐漸變成像演藝表演中的舞群。

這樣當然限縮了很多以音樂維生的的舞台,但做音樂創業,就要去思考這種本質的問題。

我假設比較不變得主軸有幾個: 1. 人們表達慾望持續增強  2. 樂器不能太難學  3. 娛樂科技化持續進步。

基於以上,我認為樂器的當代定義,可能是"人類運用手機跟沉浸式科技連結的output device",是肌肉放大的人機介面。手指輸入看起來還是目前最有效率的模式,但不是唯一,未來如果能運用腦波那又是一種大突破。我相信,用手指觸控演奏長笛,一點也不奇怪。交響樂團在下個世代觀眾眼下,可能會是30個酷DJ用電腦工具一起表演與創作。

所以,LED指示的鋼琴,塑膠的管樂器,藍芽鼓棒這些,都是1.5代的過渡產品。真正2.0,是我說的這個思考,才是真的想做樂器創新者應該去思考的,例如,跳舞就能發聲的output,眨眼也能有音樂,空間動作偵測的output。短期來說,手機會是樂器的一個核心承載,這點在2030年前的音樂類創業還是可以往這邊思考。

吉他這個樂器,我還沒有仔細思考清楚。乍想我覺得這種input method其實有點stupid,但是可能文化浸淫太強,人類短期還是無法擺脫這個撥弦炫技的型態。雖然我還是深信,這種要花2年以上學的樂器,未來市場都會愈來愈萎縮。

這樣整體分析下來,做傳統樂器真的沒有發展,而因應傳統樂器教學的教案教材樂譜等生意,當然我就會非常不看好。真的要做內容,可以直接彎道超車,要去做科技創新下,人類社會行為的轉變的關鍵連結的內容。音樂人,如果更懂科技,就可以從弱勢變強勢。

像補習班老師幫你們整理一下: 音樂家舞蹈化、手指上位化、樂器手機化、創作模組化

以上,也適用在知識付費,適用在工業設計,甚至360行都能運用的創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