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以為,在講求實效與實戰的時刻,對想要成長、需要進步的人來說,到目前都還是主流的一對多授課模式,嚴格說起來其實不是最好的學習選擇,那什麼才是更精準有效的快速提升方法呢?當然是雇用私人職場或職涯教練 (private business/career coach)。
為什麼是私人職場教練不是常聽到的職場導師 (mentor)?
Mentorship 多半是較資深者出於志願性質來協助資淺者,講簡單點,多半也都是不拿錢,但沒有正式的商業交易來綁住彼此應有的權益義務,相當地也代表了 mentor 不需要對被協助者之後的成效負任何的責任,當然,另一方面,更常見的是被協助者在初期覺得有這麼難得的機會跟資淺前輩面對面請益感到十分興奮,但在碰面談過幾次之後,就開始意態闌珊,不久也變得故態復萌,缺乏再進步的自發力,到最後,原本充滿學習向上動力的 mentorship,往往會變成閒聊,然後不知不覺就淡了、散了。所以說,沒有商業關係的 mentorship,常常都會演變成來交朋友的,而不是來做生意的,可是瑞凡,一開始會需要、想要建立這個 mentorship 關係不正是因為被協助者有一個或多個生意上、商業上的難題無解,才找 mentor 來協助他解決問題,同時能學到新的知識與技能嗎?
真正要做好生意,就是要去量測、管控各個關鍵的成效,對於創業者自己該有的成長,當然更需要務求「精準」(尤其是新創的創辦人在剛創業初始常覺得自己好不容易終於當老闆了,就是不要再跟著別人的要求做事啊的心態!ㄜ…這只能意會無法言傳因為都聽不進去,再久一點就會「終於懂了」)。
要決定一個具體的重大議題,私人職場教練應該優先於個人導師
「這種非主流的意見很刺耳耶!那你說外面那一群群優秀的 mentor 是怎麼著?」
怎麼著?還不就是一堆人,美其名是講創業為艱、財力吃緊,又想沾一下高大上的 mentor 給點指導(有學到有賺到,反正沒花到錢,歐耶~),順便從 mentor 哪擴充一點同樣是高大上的人脈,又或更精明一點的是拿某某某是我 mentor 的說詞在外面撈點好處,不就是這樣嗎?
只是你叫其中那些真的有才有心的(我沒說所有的)mentor,看著微薄甚至是完全免費的回報,是會有多少心力跟熱情拿出自己多年實戰的真功夫來指導啦!到最後就是大家蜻蜓點水交交朋友,彼此的資歷上加了一項 mentor 跟被 mentor 的經歷,結束。
一開始提的這個雇用(請注意這裡是用「雇用」,hire 這個字,而不是你本來可能以為的「聘請」這個說法) private business/career coach 是用錢買對方實務、實用、實戰經驗的一種商業發展上必要的交易,國際市場上是常用、更是必要的策略手段,用來縮短計畫完成所需的時程,加速學習直接有用的能力,以及擴展更大的事業格局,這些,如果只靠創辦人自己花時間從自己的小生意慢慢試、慢慢學不是不行,而是成功的機率很低,未來能這樣只靠自己就要把生意做得夠大的潛力更是微忽其微。
「創業就是要換腦袋,自己換不來,花錢找人幫忙強制升級。」
「創業的成長速度,跟創辦人換腦變強的速度完完全全成正比。」
「要怎麼開始這個 private business/career coach?」有一個作法是,如果你身邊已經有 mentor 這樣的人物,而且你在過去也有一段時間得到他很具體實用的幫助的話,自己先想一個彼此的合作模式,選定你自己想要對方指導的成長領域,設定諮詢指導的時間期程,例如依個別的發展需求設定三~六個月,採每兩週或每個月定期碰面諮詢,其間可以通訊方式溝通,然後以上述的合作內容暫估一個諮詢指導費用,主動跟自己的 mentor 提出這個構想,我料想,光是主動提出這個 private business/career coach 構想,就會讓這位 mentor 對於原本認為目前在職場上已是很雞肋的 mentorship 這件事,因為聽到你換成 private coach 的新提議,而在這位 mentor 的心中重新燃起想要好好傳承指導自己所能的那股心中的雄雄烈火!
一般常見需要的 private coach 雖各有細部領域之分,但大致可以視為這兩大類型:
- 1) 高階經理人需要的是 executive coach:針對高階經理人在向上發展所需補強或加強的特定專業能力,藉由身邊的任務與資源,將學習與練習新能力的養成過程融入實際的工作任務之中,同時即時地提供各種重要狀況之掌握、判斷、決定等的關鍵建議。
- 2) 初期創業者需要的是 management coach:主要是在創業初期遭遇到的重大問題,提供直接建議,並協助創業者培養必要的眼界觀念與用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