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rowth Partner

無形價值更高 -- 碳定價摘要

碳定價是當前很夯的話題,而國內怎麼計算、政府怎麼看,政府與企業界舉辦論壇都來溝通這個議題,以下為摘要整理給大家參考。

在了解碳定價前,要先知道這個二氧化碳(等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到底排放多少到大氣中呢? 以世界資源組織資料2018年全球約492億噸,比爾蓋茲指出2020全球約為510億噸。而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5000億噸時,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度C,也就是說如每年排放500億噸,10年後則就會讓我們的氣溫上升1度C,不用等到2050年就超過1.5度C,產生更嚴峻的極端氣候問題。

台灣在2007年排放量達到高峰2.77億噸,到2018年排放量為2.75億噸,雖然佔全球總量很小的比例,但人均排放卻在世界前幾名,這些排放雖是因為台灣GDP的成長,以及製造業佔比高的原因,但很高的人均碳排量狀況讓我們在世界上受到各國相當的關注。所以,如果能了解碳定價如何將這個原本無形的排放的外部成本,掛回企業或個人消費身上,將產生必要的誘因與懲罰效果來推動減碳的目的。

 


那碳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依台綜院指出每噸碳排的邊際成本為1777台幣。一度電約當0.5公斤碳排(0.9台幣碳排成本),這些目前都沒有計算到企業所提供產品與服務的成本上。而這兩個成本的數據會影響到企業對於碳定價把外部成本內部化時,是否會產生足夠的誘因來做得更好。也就是說,如果搭公車沒刷卡逃票省15元,可是被抓到時需要補票15元? 還是罰金比15元高,就會讓乘客考慮是否有足夠的警惕來乖乖付費(不考慮道德水準下)。


碳定價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碳排放交易、一類是碳稅與碳費。這兩者可以並行,不同國家也會採取不同作法。簡單說,碳排放交易需先設定總量,就像配給後有多的人賣給有少的人,而價格由市場機制決定,目前歐盟的市場較為健全,大陸上海交易市場也於今年7月開張。


台灣在現有的溫管法中已有交易的規定,但實際的問題是總量的限額會牽涉到公平性問題難以解決,所以目前政府仍無法進行碳交易市場。而碳稅、碳費,則是依排放量付錢給政府,依名稱可知主管單位與使用方式的不同,所以目前政府的政策將由環保署以碳費先行,專款專用來協助減碳動作。

目前世界各國已經有131個國家宣告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其中2個國家(不丹、蘇里南)已做到淨零排放,14個國家已經立法管理碳排目標,2個國家立法中。而全球2021碳定價機制有29個排放交易制度,以及35個碳稅的做法實施中。歐盟日前所提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草案,與美國提出的FAIR Act,這些都屬於碳權的交易。如企業要將產品出口到歐盟時,當沒有足夠的碳權。CBAM 可以讓出口商先在國內先行購買或繳交碳費取得碳權,不然就得跟歐盟購買。其價格從$40-80美元(1100-2200台幣),最高可達$131美元,而且逐年上漲。



那台灣的碳定價會是多少錢呢? 目前價格還未定,工業局整理的圖表顯示環保署提案每噸100元,立委、環團等各有不同的價格協商中。但是,這費用跟邊際成本1777元相比似乎差異很大,與國際碳交易市場價格也有不少差距,因此可能還有許多需要考量的地方。同時,碳費是從企業所排放的第一噸開始計價,碳交易是總量配額後,超過不足的地方購買碳權補足,這些作法的不同就會造成企業是否有誘因或懲罰效果積極進行減碳改善的動作。上週五(10/1) 經濟部與工總的論壇,企業界代表就紛紛提請政府採行交易制度,解決總量配額的問題,讓碳定價可以公平並與世界接軌。


碳定價議題將無法避免,許多企業已經自行準備,例如歐萊德已從碳交易市場購買存入5年預計使用的碳權到自有的碳存摺中。台達電也在內部實施碳定價,讓內部事業單位正是這個成本與積極進行減碳設計做法。未來,更希望政府相關單位整合提供政策作法,讓企業界可以在這個成本產生的同時,也能夠找到改善的對策來減少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