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rowth Partner

台灣電池產業的發展與評析

電池芯是高投資、高技術門檻及高風險的行業,台灣在電池模組領域算是很成功,可以再往動力電池模組發展。上游電池材料領域也有機會,最辛苦的中游電池芯,要有內需市場配合才能走出一條路;若無國家政策力量支持,很難在國際市場競爭。

2025年全球鋰電池產業總產值預估將超過千億美元,影響電動車和綠能產業的發展。台灣鋰電池廠商面對中日韓對手的絕對優勢,以及歐美國家急起直追,如何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值得關注。

許多人對電池芯的生產製造不太瞭解,連在這個行業工作超過10年的也是。台灣電池模組廠新普及順達,年產值超過仟億元,每年獲利好幾個股本。談台灣電池產業不應只受限於目前電池芯廠商的現況。

我在2000年加入耐能電池開始接觸鎳氫電池芯製造,發現除了要具備電池專業知識(包括電化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自動控制、電力電子等),也要與機械設備商協同開發,以及原材料廠商供應和配合研發,加上良好的管理團隊,才能做好一顆有競爭力的電池芯。這是許多傳統產業或電子業成功的老闆,無法理解及認知的。

電池芯產業絕非買國外設備,架設整條產線就可以,需要漫長的學習曲線,建立廠內的技術(In-house technology),還要不斷精益求精,提升電池性能,改善生產良率和降低成本,才能保有競爭力。在台灣要經營電池芯廠,更要有開發國際市場的能力,以及後續應付客訴與各種狀況的準備。我對於存活到現在的台灣電池廠商保持著敬意,畢竟箇中甘苦只有當事者才知道。

台灣的第一波電池熱潮,是在1994年由耐能電池在竹科成立後,促使國內財團相繼投資設立鎳氫電池廠,包括投資耐能的富邦、宏碁、光陽和永豐餘,還有台達電、長榮和凌陽科技等。而1998年台泥支持的能元科技在南科建廠後,又有興能、量威(威力能源)、有量、台超、國超和動能等鋰電池廠接續成立。

第二波電池熱潮,大約是在2008年開啟國內對鋰鐵電池的投資,包括生產正極材料的長園、立凱、尚志、宏瀬及泓宸材料和台塑鋰鐵,還有電池芯廠像是必翔電能、昇陽電池、長泓、長利、原瑞(喬信)和迪吉亞等,直到現在仍固守崗位艱苦的經營中。

目前台灣的第三波電池熱潮,是因為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全球電池荒,不但讓各大主流車廠猛追電池料源,也讓主流車廠之外的訂單需求回望台灣,給了台廠再拚一回的底氣。目前除了原有的台泥和台塑及台達三大財團之外,還有號稱可生產固態電池的輝能和鴻海集團的芯量,以及新崛起的格斯科技等電池芯廠。


電池芯是高投資、高技術門檻及高風險的行業,早期台灣電池廠投資以10億元起跳,10幾年前中國業者投資規模至少100億元,近年國際間的動力電池廠投資,已達千億元級數,即使是中油、台塑或鴻海等財團企業也不敢輕易嘗試。

台灣在電池模組領域算是很成功,可以再往動力電池模組發展。上游電池材料領域也有機會,最辛苦的中游電池芯,要有內需市場配合才能走出一條路;若無國家政策力量支持,很難在國際市場競爭。期待這第三波電池的浪潮,可以為台灣的電池產業開創新局,提供更多電池領域的人才培育和就業機會,以延續國內電池產業技術發展的命脈。

(此文部分結合經濟日報2022年1月17日的採訪報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