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rowth Partner

從共享單車對台灣品牌未來的思考

在互聯網的時代,台灣應該放棄要做產品品牌的想法。

在2016年中,我開始看到摩拜在中國幾個城市大舉如蝗蟲般出現時,當下我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該放空捷安特的股票了。

中國有家本土知名單車品牌喜德盛,這家公司一定衝擊超大,可惜他們沒有上市,看不出來影響。捷安特雖然不是只有中國市場,2016年最新的年度財報還沒出來,不知道中國市場單獨的影響有多大,不過財報上看到整體淨利2016年比2015年跌了20%以上。中國市場在過去幾年一定是捷安特重兵部屬地增加與依賴比重偏高的市場,加上它很多是經銷門店深耕品牌的作法,模式重,受創不會太輕。

當共享概念發酵時,第一階段是興奮階段。中國無數消費者享受了騎單車的便利與便宜,又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車被偷。這種突然趨之若鶩的狀況,加上資本的推波助瀾以及街頭顯著的視覺暴力,讓共享單車的概念,比共享汽車還要快速發酵。換句話說,用戶累積會更快。

第二階段,用戶會開始慢慢深化並這個習慣。就像日本的便利傘一樣,會愈來愈多人預設街頭上就是有許多單車可以用的。單車,是一個服務,不是一個產品。這樣的認知,會愈來愈確立。換句話說,買單車,就變成不是日常需要了。這個市場被硬生生地剝了一大層皮。

互聯網重新定義產品時,人要的不是騎車,是一個比雙腿走路快速一點的移動方案。越野、公路體驗的騎行,那是另外一個市場。不過,我覺得公路車也會被共享蠶食掉一大半。能租,偶爾用用,幹嘛要買? 兒童單車還有機會存活? 我也不認為如此。摩拜、OFO推個小摩,你就不用玩了。

所以,單車這種產品,作為一個產品品牌的品類,時代應該已經過去了。這些品牌,從2015年的高點股價應該已經跌了快50%,我認為還會再下探,2017還會更慘。

美利達因為比較賺錢的業務是鋁鎂合金車架的加工,雖然股價也掉了一大塊,但相對好一些。這樣的相對抗跌也給台灣一種啟示: 當產品品牌的優勢時代過去時,代工,反而是一種優勢。

世界不斷被革命進化會是常態,速度愈來愈快,代工,才是一個常態。品牌,不會是一個常態。

從以上角度來看,台灣可以放棄產品品牌的路線(可以順便參考我之前寫過這篇關於品牌將死的文章),把自己的供應鏈、材料、技術,加上互聯網思維以及投資思維,好好跟新經濟走在一起才是王道。從這個角度看,Luxgen也玩得差不多了,中國市場去年量也沒做起來,應該會很辛苦,可以空了。Luxgen或許應該考慮轉型為Shared Economy 市場的Player,變成一個服務而不是一個產品。

台灣工業設計熱了好幾年,得獎得了很多,但是產品行銷這邊跟不上,所以即使設計還算不錯,後來也沒冒出有價值的新品牌。不過還好,現在也不用糾結這個事了,因為,工業設計做出產品品牌的時代也過去了。

品牌還是可以做,但品牌不應該是產品品牌了,是服務品牌,是體驗的品牌。不要搞錯,不是你做個產品,然後說你是賣體驗的這種自欺欺人與隔靴搔癢,而是,這個品牌原生就是一種"體驗品牌"。

以前誰能想到單車市場會造福富士康呢? 台灣公司,往這個路線上去走就對了。你去搞工業設計,做個藍芽喇叭、防水家具或是運動眼鏡的品牌外銷國際,這些路都累得半死,根本不要花力氣想了,這是一條窄路。世界產品已經過剩。台灣應該用供應鏈,幫助世界一流的創業公司來革大品牌的命,才更多蛋糕乳酪可以搬。

最後一個我個人小彩蛋: 台灣本地市場如果沒出現"共享摩托車",那是台灣創業家的不作為。這個事搞得出來(搞定鑰匙問題),我覺得至少每年搬掉幾十億蛋糕。